湖南文艺这十年·梨园锦绣
组织了一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戏剧创作活动
通过戏剧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凝聚社会正能量。四次组织开展了以追求“中国精神•中国梦”,以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全省戏剧、广播剧优秀剧本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戏剧作品。
《铁槟榔》获湖南省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锦绣十八洞》获湖南省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向着光明前行》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选拔,进行全省展播
组织创作班子创作生产了《铁槟榔》《有你真好》《锦绣十八洞》《向着光明前行》等大型广播剧,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其中,《铁槟榔》获湖南省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锦绣十八洞》获湖南省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向着光明前行》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选拔,进行全省展播。
组织全省会员参加中国剧协和省文联开展的文艺抗疫活动,创作了一批优秀戏剧抗疫作品。
创作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剧作品
引导和组织全省广大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勇于创新,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佳作。
选送湘剧《古画雄魂》、祁剧《梦蝶》、湘剧《李贞回乡》、花鼓戏《花落花开》获第1届湖南文学艺术奖,话剧《永不凋谢的姊妹花》获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小戏《老四维稳》获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湘剧《苏秀才》获第13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花鼓小戏《过渡》《拍照》分别获第6届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最佳推荐剧目”和“优秀推荐剧目”,花鼓戏《我叫马翠花》获“第14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湘剧《书香天下》获第5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话剧《十八洞》获第15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湘剧《月亮粑粑》获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台重点扶持剧目”,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获第17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选送了优秀少儿戏曲集体节目参加由中国剧协举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多次获得最佳集体节目奖和优秀组织奖。
王阳娟主演湘剧《月亮粑粑》获文华表演奖
《我叫马翠花》亮相第14届中国戏剧节
《桃花烟雨》亮相第15届中国戏剧节
《永不凋谢的姊妹花》获第3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建设了一支德艺双馨戏剧人才队伍
努力推出一批戏剧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扶持和培养戏剧新秀,建设德艺双馨戏剧人才队伍。
组织举办7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一批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和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参加了学习培训。
选送了一批戏剧类高端人才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植“300工程”、青年演员雷玲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叶红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湘剧表演艺术家曹汝龙获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青年演员徐耀芳获第5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校园戏剧之星”、湘剧表演艺术家王阳娟获第15届文华表演奖、剧作家曹宪成创作的花鼓戏《桃花烟雨》获第23届曹禺剧本奖、剧作家吴傲君创作的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青年演员张璇在现代京剧《向警予》中饰“向警予”获第30届梅花表演奖、剧作家毛剑锋创作的话剧《沧浪之水》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提名。
曹宪成创作的花鼓戏《桃花烟雨》获第23届曹禺剧本奖
吴傲君创作的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获第24届曹禺剧本奖
叶红获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张璇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协助中国戏曲学院、省文联对2019年湖南多剧种表演、器乐班的19名学员进行招生和助学资助,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戏曲人才。
开展了一系列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的戏剧活动
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开展戏剧普及服务活动,团结凝聚各方面戏剧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
湖南省戏曲小梅花选拔展演活动
连续多次举办湖南戏曲小梅花选拔展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实施省戏剧家协会“中国梦•戏剧梦”湖南戏剧传承和扶持工程。全省共有5000余人次的小学生参加评选,参选剧种涵盖湘剧、花鼓戏、巴陵戏、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的小演员们
连续多次举办“走近经典•戏韵三湘”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活动,自主策划“戏韵湖南”——名家讲座进校园品牌活动,走进中南大学、湖南师大、林科大、邵阳幼专等高等院校和中小学,向老师和同学们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湖南地方戏剧知识。其中祁剧表演艺术家肖笑波讲座《在党史教育中坚定文化自信——肖笑波走进湘中幼专畅谈艺术人生》,现场500名师生聆听,近万名师生在140多个教室、10个报告厅同步观看。
“戏韵湖南”名家讲座进校园——走进湘中幼专
“走近经典 戏韵三湘”——走进湖南科技大学
举办湖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来自北京和省内外的数十名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教育工作者和戏剧爱好者参加。共开设工作坊14个,圆桌会议5场,戏曲教学展示课25堂,专场音乐会演出16个戏曲类节目。《中国文化报》发表文章称赞《个个能懂点戏 人人能哼点戏——湖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初见成效》。
“戏韵湖南”湖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
举办湖南省舞台美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舞台美术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戏剧理论和专业技能,为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湖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戏剧作品打下了基础。
湖南省戏剧家协会2017年舞台美术培训班
举办省戏剧家协会民营戏剧团体工作委员会培训班,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对戏剧领域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领导。
还与相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了“天天有戏•戏迷擂台”年度戏曲活动;重阳节广场戏曲晚会;新康戏乡“醉美古镇,戏唱新康”戏剧活动;永兴花鼓戏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中国湖南临武傩•戏曲文化展演等活动。
打造了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剧文化品牌
按照省文联的要求主持编纂了《湖南文艺六十年(1953—2013)•戏剧卷》,全面展示湖南省60年来戏剧事业的辉煌成就,回顾总结戏剧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全书分为综述、戏剧作品、戏剧家、历届代表大会简况、大事记等五个部分,约50万字。
组织编纂了《湖南戏剧六十年优秀剧本集》,锻造湖南戏剧文化品牌,建设一项有特色、有内涵的标志性文化项目。全书分综述、优秀大戏、传统折子戏、小戏小品等四个部分,约150万字,对传承和发展湖南传统地方戏曲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戏剧六十年优秀剧本集》
做好《魅力湖南》杂志的编辑出版,深化期刊改革,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把杂志打造成戏剧创作与戏剧评论并重的一流刊物。
组建了一个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管理服务团队
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切实保持戏剧家协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摒除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活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研讨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组织协会党支部全体党员紧扣主题讲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党员民主评议、谈心谈话,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形式多样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学习党纪政纪条规,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自觉以党性原则来规范和提升自己;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制度执行。
参加省直机关党校组织的党员干部培训和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学习活动;开展对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帮扶对象的扶贫帮困工作。
编辑:吴 迪
一审丨施俊杰
二审丨贺 胜
三审丨蒋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