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与前两部一样,《我和我的父辈》同样侧重于刻画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以小见大,由家到国,以此来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四个故事单元,在世代相传、永恒闪耀的中国精神这一宏大框架之下,各单元又按照时间顺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纽带,阐释了不同年代的时代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发展浓缩进此部影片中的四个单元,构思十分精巧别致。
一、保家卫国、无惧牺牲的抗战精神
《乘风》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战功卓著的骑兵团队,讲述的是他们为掩护群众撤离,拼死抵抗日军的故事。这一单元借助较有特色的视听语言传达了抗战精神。
高角度镜头呈现大场面激战的残酷,展现抗战到底、无惧牺牲的战斗状态。为了呈现真实宏大的战争场面,吴京导演在这一单元运用到了许多高角度镜头,这样的镜头不仅能够更好的传递叙事信息,而且能够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观众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战事的紧张焦灼以及骑兵团勇敢无畏保家卫国的决心与精神。
新生与牺牲的场景以交叉剪辑的方式呈现,传递了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精神。影片将乘风牺牲与大春子生育的段落进行了交叉剪辑,一边是壮烈的牺牲,一边是充满希望、象征精神传承的新生,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可以说这一段达到了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影片最后安排了多年后马仁兴与大春子的再次相遇,并借大春子之口得知孩子也取名为“乘风”,这样的情节回扣单元主题,与前段交叉剪辑部分前后呼应。
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诗》以1969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个航天家庭的悲欢离合。本单元主要通过抒情化方式来体现载人航天精神。
以女性角色作为叙事切入点,呈现出《我和我的父辈》在整体主题解读上的女性化视角。本单元虽然也是以父亲的故事为开头,但是编导巧妙安排了父亲角色的离场,将诸多矛盾转移到了母亲这一角色上,正是在这诸多的矛盾冲突之中,章子怡饰演的母亲角色也呈现得更为立体,从多个层面生动诠释了女性人物的奉献与牺牲精神。
《诗》的独白与平行剪辑的画面,合力完成了作品主题的诗意表达。结尾的那首小诗完美照应单元主题,且用情至深,让人动容。小诗由苍茫宇宙开始,最后却落脚到温暖平凡的家庭之中,体现了那一代科学家探索宇宙的梦想与艰苦奋斗、奉献自我的精神,以及对子女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画面处理上则将东方红卫星的影像资料与神州飞船起飞的场景做平行剪辑,“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的脉络清晰。
三、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
《鸭先知》取材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第一支广告诞生的故事。徐峥对市井喜剧已经钻研得比较透彻,作品整体叙事节奏明快,在欢声笑语中传达出对于父辈的感恩与敬重。这一单元对于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的主题表达,主要体现在主人公赵平洋的形象塑造上。
作品借助声画分离,营造喜剧氛围的同时表现了赵平洋的开放思想。开场冬冬念《我的爸爸》这篇作文时,有一段声画分离,画面为赵平洋与邻居的交谈,声音却是冬冬的旁白。而这种分离所引发的幽默感正是导演意图所在,独立于画面之外的冬冬旁白起到了强调画面内容的作用,奠定了喜剧基调,且这一开门见山的段落完成了对于主题“春江水暖鸭先知”精神的解释。
采取欲扬先抑的叙事手法,肯定赵平洋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精神。短片借助侧面描写来塑造赵平洋这一人物,如儿子的作文描述、邻居对赵平洋的态度等,刻画出赵平洋这一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人物形象。同时,从浓郁的糖果色调以及对称式的构图中可以看出,徐峥导演的这部短片具有一些韦斯·安德森的作品风格,但这些又与时代主题及其所属单元风格是相吻合的。
四、敢于梦想、创新进取的新时代科技精神
《少年行》讲述的是来自未来的机器人邢一浩与单亲小孩小小组成临时父子,并建立起深厚友情的故事。这一单元集中阐释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奇幻混搭题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借助穿越题材的科幻短片外衣,讲述了一个带有欢快明朗色彩的温情故事,通过对未来科技的畅想以及当下青少年对科技的好奇心,传达出敢于梦想、创新进取的新时代科技精神。这一单元的叙事具有鲜明的“开心麻花”式喜剧风格,演员的表演与台词使得作品寓时代精神于轻松诙谐中。
总体来说,《我和我的父辈》这部影片作为“我和我的X”系列的延续,以众多实力派演员的优秀表演呈现了精彩感人的故事情节,且四个单元风格不同,从时间顺序的前后承继上,各单元主题与“中国精神”紧密关联,各有亮点。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