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一幅画图
——《千年湖湘八景图典·张家界卷》序
虢正贵 刘革安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大美潇湘,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商贾布衣、善男信女游历、题词、作画、诗咏的胜地,大自然厚赐的山水风光与历史留下的文化遗存融合积淀,形成了湖南蔚为壮观的独特自然历史文化。
其中,兼具丰富的人文内涵、思想感情、精神寄托和审美趋向的“八景”文化,更是“作于潇湘”。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自宋迪开启“八景”文化先河以来,历代纷纷效仿,作为各地张扬自然风物、承载历史人文的重要表达方式,流传千年,影响海内外。
张家界被誉为“地上最高绝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题词),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中国美丽山水城市,拥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集奇、险、峻、秀、幽于一体,世界绝版的“张家界地貌”生机盎然、武陵之魂天门山胜比仙境、澧水画廊茅岩河波光粼粼、道教圣地五雷山云雾缭绕……“天然一幅画图”的张家界,历来是“八景”文化垂爱之地,各县历代方志古籍中均有大量记载。从永定八景、永定新增县境八景、永定卫城内八景、永定卫城外八景、天门八景、崇山八景等,星罗棋布;到慈阳八景、慈利旧志八景、慈利续增八景等,灿如星辰;再到桑植城内四景、城外八景、新街八景等,不胜枚举。绝版自然山水与深厚历史人文交相辉映,宛如一串串珍珠,熠熠生辉,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综观张家界类别繁多的“八景”,大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绝美自然景观,包括奇峰幽谷、河湖溪树、日月星辰、风雪烟雨等自然景象;二是厚重人文胜迹,包括儒、道、佛及地方人文建筑遗迹,以及相关理念思想、本土民族文化与大湘西神秘传说;三是浓郁地方生活情韵,包括对大自然美妙风景的真挚热爱和对“诗意栖居”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奇山秀水、名胜古迹、诗情画意、人文情韵息息相通的“八景”文化,不仅是张家界的历史印记,更是张家界的根与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张家界建市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依托绝版自然山水和厚重历史人文,大力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和景、城、人文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幸福之城、诗意之城、开放之城、未来之城。悠久厚重的张家界“八景”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不断与时俱进,呈现出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大力提炼和展示、发掘和弘扬包括“八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保护与传承、开放与创新,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企(事)业文联、《财富地理》杂志共同策划推出《千年湖湘八景图典》,并特别以“张家界卷”开篇,全景呈现湖南方志中的八景文化,为山水画像,为文脉立传,为教化明德。这一方面源于张家界“世界绝版自然山水”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彰显张家界在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中更好“当龙头、作示范”的使命担当,必将更加激励我们不断厚植山水人文特色优势,为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而不懈努力!
是为序。
虢正贵/中共张家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革安/中共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